心理元宇宙 儿童心理健康的挑战与应对 | |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儿童事业,大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大青少年儿童普遍心态阳光、心理健康。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双刃剑”效应显现,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社交隔离、睡眠障碍和网络欺凌等问题频发;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等对儿童期望值过高,教育内卷导致儿童学业压力大、对儿童情感与心理韧性的培养不足。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强化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是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发适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尽量结合儿童的现实生活场景,采用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使儿童在情感体验中学会情绪管理、社交技巧;在教学方法上,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资源,如动画视频、互动软件、VR技术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吸引力与参与感。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与认证。目前,我国各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还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素养不齐、实操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对各级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实施系统性培训,不仅深入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更重视提升实操技能,如心理急救、危机干预技巧等。三是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建议各级学校创建家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心理健康讲座、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建立儿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常态化沟通路径,构建理念一致的家校教育环境,增强家长心理健康识别与支持能力,共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优化政策保障与服务供给。一是构建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框架。明确教育主管部门等在儿童心理健康守护上的主体责任,推动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法规落地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应按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健康中心,规定不同层级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数。二是推动儿童心理健康资源全覆盖。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是心理健康重点关注人群,应统筹城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加大政府补贴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增设乡村学校儿童心理咨询室、引入远程咨询和心理援助热线等,打破地域限制,确保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全覆盖。三是减轻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就诊负担。目前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就诊率偏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治疗门槛,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儿童就诊率。四是推广儿童心理健康的智能应用。如研发对儿童友好的心理健康App,提供心理测试、日记记录、情绪追踪、压力释放游戏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预警和推荐个性化干预方案。同时设计家长端和教师端,实现同步监测,赋能学校和家庭共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 营造宽松社会氛围与文化环境。一是加强公共宣传。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污名化会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问题儿童的病耻感和孤独感,不利于他们的康复和回归。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发起心理健康宣传周、公益活动周等心理健康宣讲专项行动;利用校园宣传栏、公共媒体、自媒体等进行常态化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讲;利用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漫画、公众号等讲述心理健康正面故事,消除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鼓励心理问题儿童勇敢求助,营造有利于破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宽松社会环境。二是强化社区支持。社区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发挥社区的资源优势,如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角”、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讲,组织心理健康俱乐部,举行如心理健康跑团、艺术治疗工作坊等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活动,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和主导社区活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社会参与能力。三是构建跨界的儿童心理健康支持网络。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教育机构等多主体合作,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支持联盟,共同推广儿童心理健康项目,如儿童心理健康捐赠、心理健康公益巡讲等,不仅为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同时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编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关爱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 |
相关链接: (无) 面向省市区: 全国 面向市区县: 全部 最后更新: 2024-08-28 10:20:27 | 发 布 者: 奥特曼穿裤衩 联系电话: (无) 电子邮箱: (无) 浏览次数: 55 |